单位漏水绝对是业主或租客的恶梦,因此在选择二手楼盘时,准买家或租客都会关心单位是否有此问题。如果单位真的不幸发生漏水的情况,究竟可以怎样处理?
住所出现漏水问题手尾长,如果置之不理令情况恶化,会对居住生活构成严重困扰,因此要尽快处理。业主最重要先找到渗漏的源头位置,并确定渗漏的原因,才可以知道是谁的责任。
一般而言,常见的漏水原因,包括(1)楼上、毗邻或本身单位的排水管漏水、(2) 楼上、毗邻或本身单位的供水管漏水、(3)楼板防水层或浴缸封边欠妥或残损、(4)雨水经由大厦天台/平台/露台/外墙/窗户渗入。
由于发生漏水的原因很多,业主第一步应该先测试是否自己单位的问题,包括查看窗边有没有漏水、窗边有没有水渍、检查窗户能否完全关贴,以及窗边及玻璃是否存有罅隙等;用镜查看外墙瓦砖有没有裂缝;若单位连天台,就要检查天台地台有没有裂缝。
其后就要检查室内的情况,主要是检查单位的喉管是否有漏水问题。根据水务署的指引,自行检查的方法是先把处所内所有水龍头紧关,之后比较开始时及30分钟后的水表度數,以察看水表有否记錄流量,如果水表在所有水龍头紧关下仍錄得流量,这表示喉管可能漏水。
如果经过以上简单的检查,未能找到漏水原因,那就应该不是自己的单位问题,就可能是楼上或邻居的单位漏水。就此情况,业主可向管理处备案,并要求管理处协助,直接向楼上单位或邻居商议,安排时间进行色水测试。
什么是色水测试?将食用色水倒入楼上或邻居的单位的去水位,用作侦测渗水的源头。于一小时后至两星期后,于自己单位看到颜色的水渍,便可证明确是该单位有漏水问题,之后就与有关业主商讨处理及有关责任赔偿等问题。
但并非所有业主都愿意合作,如楼上或邻居不愿意开门去进行色水测试、或者不承认是他的单位有漏水问题,受到漏水问题影响的业主,可以怎样做?为协助公众处理相关问题,食环署跟屋宇署成立了「联合办事处」(俗称渗水办),受影响的业主可以寻找他们的帮助。
在收到投诉后,渗水办的职员会在6个工作天内联络投诉人,其后会派员到怀疑漏水单位进行测试,以找出漏水源头位置,再将结果通知投诉人。若被怀疑的单位拒绝让渗水办职员进屋测试的话,他们可向法庭申请手令强制进入单位。
确认到是那个单位渗水后,出事单位的业主需要在指定限期内解决问题,否则有机会被检控;但如果渗漏情况不算严重,对住客不会造成滋扰,渗水办会终止调查,而不作出任何判断。
若然不幸渗水办未能帮助的话,投诉人只可以选择自行聘请第三方公证行(即测量行),由公证行收集证据,找出问题源头,并向法庭举证,提供报告,以入禀追讨赔偿。
有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