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府研拆墙松绑措施吸引卖地吸引力 或引入「按实补价」减成本风险

28HSE 编辑部  7小时前刊登  310 #三地产焦点

发展局局长甯汉豪早前透露,政府正研究推出多项有关土地行政的拆墙松绑措施,包括研究「按实补价」概念的可行性、减低建筑成本和精简审批流程等,以加快发展速度。

现行的土地补价机制,每幅土地以地积比上限及上盖最高可建楼面来计算补地价的,发展商并须一次性缴付全额地价,因此初期成本会较高,要面对的风险比较高。

那什么是「按实补价」?这是一个弹性的补地价模式,容许发展商按实际用途与发展规模去计算地价,甚至分期发展及付款。在新概念下,发展商不一定要用最高楼面面积去计算地价,可以按实际将会兴建多少去定下有关补价。

现时高息环境及地缘政治影响资金流向,发展商投地比较保守。比如说,土地最高地积比为9倍,发展商现时只想兴建4成的规模,并不用缴付全费,只需支付4成地价;日后经济市况有转好时,发展商可以加码补地价进行加建。

此举既可以减轻发展商的短期资金压力,不用在早期阶段一次性投入庞大资本,有助降低财务风险,而且少付地价可以增加发展商投地的意欲,从而保障政府的公帑收入。

在网上找寻资料时,原来「按实补价」已有先例的,测量师行董事总经理苏振显指出,在50年前曾经处理过一宗荃湾大屋围的改契申请,申请人因嫌补地价高,要求政府根据他已批出的建筑图则补价,政府接纳他的要求,并在地契上订明地段只可以根据已批出的建筑图则兴建,而图则的编号亦记录在地契内。

除此之外,就著私楼停车位供不应求的方面,政府考虑发展商毋须兴建地底停车场亦可获楼面面积豁免。根据2023年施政报告,提出放宽停车场楼面豁免安排,私楼首两层停车场设于地下、第3层设在地面,仍能取得100%楼面豁免。

为什么政府当初有这个限制呢?是因为避免市场出现很多「蛋糕楼」(即是多层商场或停车场作基座,上面再建住宅单位,外观如同生日蛋糕),因此只豁免地下停车场的楼面面积。

建造地下停车场的建筑成本较高,因为要挖掘地底,建筑难度及规模增加。政府去年卖地收入大减,多幅地皮流标收场,相信若卖地条款豁免所有地面停车场楼面面积,会大大提高卖地吸引力。

更多28hse地产资讯教学

免责声明:凡注明 28HSE编辑部 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,版权均属 28HSE LIMITED 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;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也不代表28HSE赞同其观点。文中所涉面积,如无特殊说明,均为实用面积。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。

分享至Facebook

分享至Whatsapp

以电邮分享

三地产焦点简介:逢星期三刊登,为 28Hse 的会员带来一系列地产资讯,包括讲述地产近日最热门话题、楼市成交及新盘动向等。热门话题主要是以年轻、草根市民的角度出发,分析香港置业的困难、楼市高低对他们的影响,以冀道出大部分香港市民的心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