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中港全面通关后的两年间,约有50个内地品牌纷纷进驻香港开设分店,从平价超市到售价超过百万的电动车品牌,多元化的业务范畴成为本港铺市的「救命草」。业界人士认为,随著更多内地品牌的进驻,有助于减轻商铺的空置压力,并稳定租金的下降趋势。
根据前綫地产代理的统计数据,这些新来的内地品牌不仅数量增多,其业务类型也更加多元化。例如,好特卖(HotMaxx)这家主打平价商品的超市,在短短三个月内已在香港开设多家分店。其中位于葵涌高芳街的店面,以每月19万元的价格承租,相比原租金下降了约10%。
另一案例是位于湾仔告士打道的资本中心地下铺,面积约1.4万平方尺,新租客为高端纯电动车品牌腾势(DENZA),月租金为100万元,较旧租金大幅下降43%。
内地品牌折扣店UNIBUY在去年的一宗大型租务中,以月租110万元租下尖沙咀广东道中港中心的五层楼面,这是UNIBUY首次进军街铺市场。
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也不甘后人,其在尖沙咀中港城设立的体验店,月租达50万元,面积约4万平方尺,提供一站式的顾客服务。
中原(工商铺)董事总经理潘志明表示,内地品牌的强势进驻是香港楼市「开始期」的一部分,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品牌来港发展。他认为,这些品牌在内地已有成熟的营运模式,相信能够顺利在香港立足。
美联旺铺首席营业董事江静明也认为,内地品牌的积极进驻对香港的零售业及整体经济带来正面影响,随著租金的回调,预计会有更多新品牌选择在核心区设立分店,进而帮助稳定该区域的租金跌势。
有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