談及疫後樓市時,黃建業尤其看好中小型單位、超級豪宅、民生舖及受內地企業歡迎的商廈共四大板塊,直言民生舖最具升值潛力,自己都正在物色合心水的舖位入市作長線投資。
北水流入港 豪宅或跑出
隨着內地與香港有機會通關,北水將加快流入港樓,黃建業看好豪宅市場,相信今年將有大型豪宅新盤登場,令豪宅再成市場焦點。而人民幣匯率回升,直接令內地的購買力升級,且新供應罕有,一向深受內地富豪追捧,故他預期豪宅「量額齊升」,通關後的樓價有望升10%,跑贏大市。值得留意的是,新世代內地富豪及資金充裕的「新香港人」,較鍾情「新豪宅區域」,而非西半山一類的傳統香港豪宅區,故「新豪宅」料更能受惠於北水南下。
事實上,據美聯物業房地產數據及研究中心資料,逾二千萬元一二手住宅註冊量中,已知內地買家(以姓名拼音辨別)佔個人買家於香港住宅註冊量比率,在去年第三季(截至8月底)逾2成,較第二季約17%輕微回升。
睇好啟德西九等「新區域」
黃建業更認為,疫後香港樓市將出現「板塊轉移」,除「新豪宅」受追捧,置業資金更將由傳統區域轉移往交通方便、配套好的新興區域,又特別看好啟德、西九龍、大圍、屯門及將軍澳等地區。
此外,疫後工商舖物業成交將「止跌回升」,黃建業看好民生舖長遠升值潛力,皆因本地消費力量抬頭,以及疫後市民「報復式」消費。至於寫字樓料短期價格難止跌,不過部分受中企青睞的商廈,如信德中心招商局大廈等,受惠於中企持續來港投資,以及「中概股」回流,相信無論租買皆有需求。
喜愛買磚頭的黃建業表示,一直深信「藏富於樓」,相信現時是「趁低吸納」上佳時機,自己正於民生區物色合適心水商舖作長線投資之用。
Like